作者:詹璧瑋藥師 - 台北馬偕醫院
「肝哪好,人生是彩色的;肝哪不好,人生是黑白的!」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,描劃了肝臟的重要性。行政院衛生署公布「2006年國人十大死因」排名第七名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。B型、C型肝炎是台灣肝病的主凶,肝病防治基金會自民國85年至94年間,總共為全國各縣市16萬民眾做肝病篩檢,進一步分析後顯示,台灣全國的B肝盛行率約17.3%、C肝盛行率4.4%﹔亦即台灣每6人就有1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,每百人則有 4人有C型肝炎。推估全台有306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與42萬的C型肝炎感染者。
許多用於治療肝病的中草藥,包括:Silymarin的抗肝纖維化(antifibrotic)、Phyllantus amarus(真珠草)用於慢性B肝,以及Glycyrrhizin(甘草酸) 用於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療。其中源自歐洲的保肝草藥Silymarin是萃取自'milk thistle fruits' (Silybum marianum) (乳薊果實),目前在國內外已被民眾廣泛使用。Silymarin的保肝作用經國外臨床試驗證實的用途及用法如【表一】。
Silymarin的副作用經國外臨床試驗證實包括:腸胃道副作用,例如:腹脹、消化不良、腹瀉,以及頭痛、眩暈等。特別注意的是高劑量的Silymari(每天超過1500 mg)對人體雖無明顯毒性 (non toxic) ,但因為會增加膽汁分泌以及膽汁流量,所以可能會造成緩瀉作用(laxative effect)的發生。
值得注意的一點,Silymarin用於懷孕婦女的安全性,經由研究者Reyes & Simon,於1993年證實,Silymarin已安全用於肝內膽汁滯留疾病的懷孕婦女。Silymarin的藥物交互作用如【表二】。
很多B型與C型肝炎的患者,常常會有「抽血檢查GOT、GPT值正常,就表示沒有肝病」的錯誤觀念。所以肝癌的高危險群患者除了長期服用肝病治療用藥以及保肝草藥Silymarin之外,也應定期就醫篩檢肝病項目,包括:肝功能檢查、血清甲種胎兒蛋白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等項目。